各直属学校、中心校、民办学校:
现将《威远县教育体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食堂管理,把落实餐饮节约的各项措施贯穿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浪费;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在家庭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教育师生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共建节约型社会。
二、工作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品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提高学生未来的健康生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坚持教宣并重原则,发挥课堂教育和校园宣传主渠道作用,抓好与健康教育、综合实践、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结合,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营造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良好氛围。坚持提质增效原则,建好学校食堂主阵地,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实现“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为节约粮食做好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广泛开展教育宣传。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挂图、宣传栏和网络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餐饮浪费,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开展“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宣传,教育学生自觉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明确光盘行动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倡导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等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配合股室:教育股,责任单位:各学校)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在思想政治课融入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容,在语文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历史课中融入农业生产对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在地理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将“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学校)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及载体,围绕勤俭节约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征文演讲、艺术节、读书读报、发放倡议书等日常性活动;开展“我为食堂提建议”“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绘画视频作品征集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评选“节粮小明星”,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节粮行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编排展演一批经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4.加大社会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二)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开展亲子互动,自觉抵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风气,向家长、亲戚、邻居做好勤俭节约和用餐文明宣传活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6.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学校食堂要做好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实现“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为节约粮食做好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加强运行管理,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科学营养配餐,提高供餐质量,推行“半份菜“小份饭”,丰富饭菜花色、品种,提供各种方便选择和搭配,倡导主食按需供应、小份多次管饱的节约用餐方式,努力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严格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浪费。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7.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各学校要建立食堂就餐监督管理和学校节粮管理制度,完善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和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在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制止浪费。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在食堂就餐时段进行巡查,提醒学生适量合理点餐,文明节俭用餐,对发现的浪费行为及时进行纠正。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在食物收残环节对浪费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和提醒,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人员加强教育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问题反映机制,结合实际开展光盘换水果、浪费随手拍等活动。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8.强化考评监督机制。县教育体育局将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开展节粮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要予以表扬,对开展节粮教育不力的学校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要严肃处理。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将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纳入学生综合评价,逐渐建立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学生饮食长效机制。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配合股室:教育股,责任单位:各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建立领导有力、职责清晰、任务具体、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形成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领导、有关专职人员为骨干的工作力量,建立后勤、宣传、学工、教务、群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践行勤俭节约。
(二)凝聚行动合力。学校要履行主体责任,食堂履行管理直接责任。动员共青团、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力量,引导青少年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
(三)拓宽教育渠道。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发教育载体,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渠道全面融入“珍惜盘中餐”节约粮食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
(四)注重教育实效。各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珍惜盘中餐”制止餐饮浪费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刚性的约束,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惩戒机制,切实遏制餐饮浪费现象。
各学校于2020年11月16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和活动照片报县教育体育局后勤工作指导中心,联系人:刁呈毅,邮箱:439293632@qq.com。
各直属学校、中心校、民办学校:
现将《威远县教育体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食堂管理,把落实餐饮节约的各项措施贯穿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浪费;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在家庭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教育师生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共建节约型社会。
二、工作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品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提高学生未来的健康生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坚持教宣并重原则,发挥课堂教育和校园宣传主渠道作用,抓好与健康教育、综合实践、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结合,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营造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良好氛围。坚持提质增效原则,建好学校食堂主阵地,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实现“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为节约粮食做好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广泛开展教育宣传。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挂图、宣传栏和网络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餐饮浪费,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开展“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宣传,教育学生自觉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明确光盘行动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倡导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等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配合股室:教育股,责任单位:各学校)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在思想政治课融入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容,在语文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历史课中融入农业生产对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在地理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将“珍惜盘中餐”主题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学校)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及载体,围绕勤俭节约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征文演讲、艺术节、读书读报、发放倡议书等日常性活动;开展“我为食堂提建议”“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绘画视频作品征集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评选“节粮小明星”,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节粮行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编排展演一批经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4.加大社会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二)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开展亲子互动,自觉抵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风气,向家长、亲戚、邻居做好勤俭节约和用餐文明宣传活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牵头股室:教育股,配合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6.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学校食堂要做好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实现“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为节约粮食做好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加强运行管理,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科学营养配餐,提高供餐质量,推行“半份菜“小份饭”,丰富饭菜花色、品种,提供各种方便选择和搭配,倡导主食按需供应、小份多次管饱的节约用餐方式,努力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严格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浪费。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7.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各学校要建立食堂就餐监督管理和学校节粮管理制度,完善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和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在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制止浪费。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在食堂就餐时段进行巡查,提醒学生适量合理点餐,文明节俭用餐,对发现的浪费行为及时进行纠正。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在食物收残环节对浪费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和提醒,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人员加强教育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问题反映机制,结合实际开展光盘换水果、浪费随手拍等活动。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各学校)
8.强化考评监督机制。县教育体育局将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开展节粮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要予以表扬,对开展节粮教育不力的学校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要严肃处理。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将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纳入学生综合评价,逐渐建立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学生饮食长效机制。
(牵头股室:后勤指导中心,配合股室:教育股,责任单位:各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建立领导有力、职责清晰、任务具体、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形成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领导、有关专职人员为骨干的工作力量,建立后勤、宣传、学工、教务、群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践行勤俭节约。
(二)凝聚行动合力。学校要履行主体责任,食堂履行管理直接责任。动员共青团、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力量,引导青少年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
(三)拓宽教育渠道。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发教育载体,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渠道全面融入“珍惜盘中餐”节约粮食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
(四)注重教育实效。各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珍惜盘中餐”制止餐饮浪费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刚性的约束,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惩戒机制,切实遏制餐饮浪费现象。
各学校于2020年11月16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和活动照片报县教育体育局后勤工作指导中心,联系人:刁呈毅,邮箱:439293632@qq.com。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