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威远县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25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    【字体: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编制。全文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七个部分组成。报告全文在威远县人民政府网站(www.weiyuan.gov.cn)“威远县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专栏公布。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威远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威远县严陵镇西街2号县政府209室,邮编:642450,联系电话:0832-8225615)。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8年,威远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要求,聚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调整了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明确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发挥好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形成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的整体合力。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县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制,制定《威远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细化了政务公开考核指标体系各环节权重分配,采取日常考核加年终考核的方式,考核标准有了大幅提升。
  (二)建强平台载体,拓展政务公开渠道。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挥好县政府网站第一公开平台的优势,及时转载国务院、省政府发布的重大政策法规及解读材料、国内重大时事新闻等;优化网站栏目设置,开设财政预决算、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公开专栏;加强内容审核发布,确保了重点栏目内容的及时更新。二是推进全县政务新媒体建设,加强县政府网站与各镇各部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联动,建成开通微信微博178个(县级2个、镇级37个、部门139个),持续转发推送“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五季、“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等活动,主动回应网民关切,做好正向舆论引导,形成了以县级媒体为主、各单位广泛参与的政务公开宣传平台体系。三是畅通多渠道发布政务信息,综合利用威远电视台、《威远宣传》、单位公示栏等传统媒体和办事大厅、便民服务窗口等场所发布政府信息,方便公众查询或索取。
  (三)落实“五公开”要求,狠抓政务公开质量提升。一是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依法依规做好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全县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文件及执行情况,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工作并动态调整,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务服务过程信息公开,推进公共资源配置、教育卫生、就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二是坚持以“答复及时,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为标准,健全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流程,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年度累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件,已办理答复26件。
  (四)深化公开内容,推动政务公开要点落实。一是明确公开要点。结合威远实际,印发了《威远县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2018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明确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二是做好政策解读。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均第一时间通过县政府网站进行转载;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重要政策文件,由起草部门负责做好科学解读,全年发布解读图解信息56条。三是做好舆情回应。通过县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阳光政务热线、县长信箱等公开渠道,及时受理答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全年发布阳光政务20期,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县长信箱答复留言436件,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46次。
  (五)加强公开监管,确保公开任务落地落实。一是强化政务公开日常监督,采取第三方软件监测与人工检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县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加强政务公开考核运用,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县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威远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细则》,采取日常考核加年中考核的方式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三是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分批次、分层级开展政务公开培训会,累计培训28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工作人员政务公开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总体情况。2018年,全县各镇、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21998条。其中,概况信息88条,计划总结信息652条,规范性文件14条,工作动态信息11453条,人事信息148条,财政信息276条,行政执法信息554条,其他信息8813条。


 

  (二)推进“五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做好县政府重要政策文件和重大决策部署信息公开,累计公开决策信息136条。紧紧围绕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等公开执行情况,累计公开执行信息94条。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工作并动态调整,出台《威远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18年本)》,逐项完善办事指南、审查细则,梳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清单,公布《威远县“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及时公开行政管理过程信息,累计公开管理信息92条。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务服务过程信息公开,累计公开服务信息102条。主动公开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决定事项、重要民生举措等落实情况,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处罚结果信息公开,累计公开结果信息570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民生关注的重点热点,推进财政预决算、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源配置、教育卫生领域、社会公益事业、扶贫领域、社会救助、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重点领域信息公开1933条。围绕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公开建议提案答复全文,累计公开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信息249条。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
  1.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8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941条。
  2.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情况。2018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政务微博发布政府信息2157条,通过政务微信发布政府信息1284条。
  3.通过其他方式发布政府信息情况。2018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利用电视、电子屏、宣传栏等方式公开发布政府信息7616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受理情况。2018年,全县依法依规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26件,申请内容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类信息申请2件,财政资金类信息申请1件,行政执法类信息申请14件,其他类信息申请9件。
  (二)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2018年,按时答复依申请公开26件,答复率为100%。在已答复的依申请公开中,属于同意公开17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9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着减轻群众负担,便民利民的原则,全年未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对照上级最新要求和群众期待,仍有不少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一是主动公开有待提升。个别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常态化制度机制还不完善,仍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等问题。二是信息发布有待规范。个别单位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转载上级文件和信息较多、本部门文件和信息较少等情况,个别工作人员在信息公开审查上把关不严,存在文字错误、文不对题等现象。三是专业力量有待加强。基层公开力量依然薄弱,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兼职人员居多、专职人员偏少,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持续性不够,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开展。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加大与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和各镇各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做好上级任务落实和牵头推进工作。完善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程序、制度、机制,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工作任务,推进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深化主动公开范围。严格按照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让公开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深入推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做好重要政府信息的深入解读,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深化公开载体建设。加强县政府网站与各级各部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联动,及时推送政府权威信息、便民服务信息,主动回应社会舆情关注,做好正向舆论引导,推动县内网络媒体同步同向,提高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时效。
  (四)加强公开监督考核。加强政府网站常态化监测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规范化管理,提升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互动交流、便民服务等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考核评估办法,将公开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各部门,每月定期通报政务公开推进情况,强化通报结果应用,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五)加强公开队伍建设。抓好政务公开业务培训,落实政务公开分级培训制度,通过集中与分散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镇各部门政务公开队伍普遍参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业务素养。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