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育苗大棚内的种苗
时下正值冬季蔬菜丰收季节,在威远县,从田间地头到冷链运输再到百姓餐桌,形成了一条产、运、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链,既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又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1月3日,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的花菜种植基地内,花菜长势喜人,种植户黄明亨夫妇一大早就在地里采收成熟的花菜。
据了解,黄明亨家共栽种了7亩花菜,预计产量达9000公斤。为保证花菜的品质和销售,他积极探索“隔天采收、当天发货”的产销衔接模式,以提高花菜的经济效益。
依托发展蔬菜产业的资源优势,向义镇已有800余户村民像黄明亨一样实现了订单式销售,他们种植的蔬菜在上市前已被订购。
为提高储存和运输效率,向义镇建设了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和冷链库,对新鲜蔬菜进行统一筛选、打包,并根据订单销往全国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目前,正是冬季花菜、油菜上市旺季,每天从地里采收并打包运输的蔬菜多达1万公斤。
向义镇建有智能育苗大棚,为威远县域内及周边镇村蔬菜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降低他们购买种苗的成本,同时起到调节蔬菜播种时间和上市时间的作用,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种苗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温度、湿度等全部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集约化、绿色化生产。
“有了育苗基地,我们能够给老百姓提供种苗,每一轮苗床里能够育苗150万株左右,前期已经育有3轮,现在苗床里育的是春季花菜。”向义镇水口村育苗基地负责人刘念说。
据统计,2024年,威远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1.5万亩(其中精品蔬菜7.1万亩),总产量约122万吨,产值约13亿元。
(熊小利 罗恒娅 内江融媒记者 张生俊)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