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川威集团生产车间
无花果深加工
山径赛现场
近年来,威远县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同时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大产业协同共进,焕发蓬勃生机,奏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工业:引擎轰鸣,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今年一季度,威远县14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2%。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绿色能源、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如五驾马车,拉动经济高速前行。
“这几年,县里的产业发展规划让企业找准了方向。就拿页岩气产业来说,上下游企业越来越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港华燃气副总裁兼四川港华合纵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斌感慨地说。
威远县通过编制《威远县“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2+3”产业发展思路,为工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推动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威远县玻纤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钒钛钢铁产业助力威远县跻身全省首批技术改造试点县。
科技创新是威远县工业发展的“金钥匙”。“十四五”以来,155个工业技改项目落地实施,360亿元投资激活传统产业。川威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培育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同时,威远县与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31个产学研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个、高新技术企业13家。
绿色发展成为威远工业的底色。2024年,威远县研发经费投入达6.9亿元,建成13个省级以上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26.8%。成渝钒钛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不断涌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速布局。
农业:特色领航,融合发展富农兴村
在农业领域,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成功为威远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树立了标杆。同时,威远县是全国无花果三大主产区之一,鲜果年加工能力达7万吨,无花果已成为威远县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这个基地今年无花果产量预计40万公斤,不仅能把鲜果卖给企业,还能参与乡村旅游,收入比以前高好几倍。”威远县同泉果业董事长苏同全笑着说。
威远县还专注于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出无花果干、果酒、饮料等30余种产品,畅销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同样蓬勃发展,位于东联镇的市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逾3万亩,年产量8000吨,涵盖30余个品种。四川百胜药业采用“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依托“乌龙河百胜药谷”,威远县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园区,实现“药、食、养、医、游”融合,吸引众多游客前去体验。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威远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发展,既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又为当地村民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据统计,威远县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
服务业:多点开花,激发经济新活力
服务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威远县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威远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餐饮住宿、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
2024年,威远县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船石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获评内江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连界镇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工业基础,让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5月举办的2025第三届四川威远·穹窿天下山径赛吸引全国各地1600余名选手参赛,以赛事为支点,深化体育+多业态融合,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为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威远县持续开展“蜀里安逸”消费券发放、羊肉汤美食季、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截至今年4月,家电补贴活动带动162家企业参与,拉动消费5276.2万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许多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重点项目,威远绿色公路物流港工程建设进度超过80%,预计6月底一期投用,将进一步完善县域物流体系。
威远县将继续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直面挑战,朝着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奋进,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绿色转型,优化营商环境,让工业更“强”、农业更“优”、服务业更“活”,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内江融媒记者 熊碧宇 文/图)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