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打赢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现就2020年控辍保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发现、劝返、稳定”机制,巩固我县控辍保学成果,紧盯每一个学校每一名学生,做到不掉一户不落一人,集中力量攻克控辍保学堡垒,实现辍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防止在校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确保教育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摸排,确保一个不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延期开学,学生辍学外出打工冲动和厌学情绪增长。各学校要增强工作主动性,统筹各方面力量,掌握学生动态,防止适龄学生因疫情辍学。
一要精准摸排。各学校要统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情况排查和控辍保学排查,通过微信、QQ、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全体学生逐一跟踪,切实摸准每一名学生居家情况、就读动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享受资助等,对有可能外出辍学的要与镇、村(社区)联合进行稳控,动态掌握每一个学生情况。4月底前,要组织对辖区内6至15周岁适龄少年儿童就读情况与公安人口系统、扶贫系统、学籍系统进行数据信息比对,确保学生就读信息精准无错漏,进一步完善县、镇、村、校四级控辍保学台账。
二要织密网底。要对劝返复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是厌学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少年、孤儿、有不良行为(行为偏差)学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子女、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等辍学风险较高的学生,要建立信息专账,定期与不定期地入户家访和交心谈心,加强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建立完善“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关爱机制,织密织牢控辍保学网底。
三要宣传引导。持续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让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知晓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法定义务,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责任,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积极做好学生资助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二)按时报到,确保一个不少
各校要科学制定今年因疫情延期开学后的控辍保学方案,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实现每一个学生都按时到校就读。
一要精心组织报到注册。秋季学期正式开学时,各校要特别做好学生报到注册、核对工作,要通过上学期花名册、适龄人口台账、学籍信息系统等对学生入学报到情况进行清点,精准掌握返校情况。对未到校注册就读的要列出清单,及时查清去向,会同当地镇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查找和劝返。对于随父母外出到务工地就读的,要与就读学校对接掌握真实情况,确保实际就读。对于疑似辍学或无理由未按时到校的学生,要按照控辍保学的要求向县教育体育局和当地镇人民政府报告,动员各方面力量,立即进行劝返。
二要保障返乡学生就读。要重视对因新冠肺炎疫情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在户籍地就读入学安置,由学校或县教育体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在当地学校就读,为其办理转学或入学手续提供便利,并要落实其按照政策规定应当享受的教育资助政策。不得因拒绝入学、教育资助不到位等导致学生辍学。
(三)动态清零,确保一个不少
要充分运用以前控辍保学工作的成功做法,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加强学校管理,关爱每一个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千方百计防止学生辍学,确保打赢控辍保学攻坚战。
一要实行月报告。学校内部实行周报告,每周五教务处向校长汇报当周失学辍学情况;各直属学校、中心校对县教育体育局实行月报告,每月30日前报送当月的失学辍学情况至教育股李凌老师处。对控辍保学问题突出的地方,采取电话提醒或现场指导的方式,督促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辍学问题。
二要关爱特殊群体。要特别关注劝返复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是厌学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少年、孤儿、有不良行为(行为偏差)学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子女、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各校要给予以上特殊群体学生特殊关注,任务分解到班、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加强心理疏导,克服实际困难,确保留得住。
三要实现动态清零。各校要认真落实《威远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辍学工作的通知》(威教基发〔2018〕306号)的要求,千方百计防止学生辍学,实现辍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
四要总结提炼经验。要认真总结、全面盘点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各校控辍保学的成功做法、取得的成绩、形成的经验,收集整理相关档案资料,反映各校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做法和成效,展现教育系统推进脱贫攻坚的责任和担当。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会部署,进一步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县长、局长、镇长、村长<村、居委会主任>、校长、师长<班主任>、家长),坚持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各校领导干部在特殊时期更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经受考验,切实扛起控辍保学责任。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县教育体育局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各学校也要完善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切实建立起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分解责任,权责明确、制度严明、措施得力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二)强化挂牌督战
按照《威远县教育和体育系统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要求,春季开校后15天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情况全面清理,确保不出现学生辍学,巩固教育脱贫成果。
(三)强化学籍管理
坚持把实现“人籍一致”作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核查劝返复学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及时在学籍系统办理学籍业务,做到学籍系统数据与学校实有学生数和班额一致,与实际就读情况一致。各校要持续开展“人籍一致”核查工作,依托学籍管理系统对辍学台账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每周进行学籍业务操作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加以整改,每月汇总“人籍一致”核查情况。各校在县学籍管理员指导下开展学籍管理工作,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实际就读数、学籍系统数、上报台账数“三个一致”。
(四)强化入学无缝对接
小一招生:对辖区内年满6周岁适龄儿童,按应入尽入纳入小学一年级入学范围,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入学的应提供相应资料办理延缓入学。小升初:根据小升初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提前谋划2020年秋季学期小升初衔接工作,细化工作方案,把握时间节点,掌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小学毕业生无一遗漏地全部升入初中学校就读。
(五)强化分类处置
1.做好已辍学学生(含从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动员复学工作。学校必须积极与社区或村委会对接,对辍学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辍学原因和去向等进行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县教育体育局和当地镇人民政府。及时组织人员登门入户,对因贫辍学的学生采取减免费用、给以资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复学。对从未入学闲赋在家的适龄儿童少年,敦促其到相应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无一人辍学。
2.做好劝返学生复学接收安置工作。各学校应积极做好劝返的适龄儿童少年复学接收安置工作,做到应收尽收,不得拒收任何一名愿意复学的适龄儿童少年。要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核查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服务计划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形成“一人一案”,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做好复学学生的保学工作。各学校要时刻关注复学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复学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组织教师经常家访,形成结对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通过谈心和单独辅导,对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学困生积极开展心理激励及学业帮扶,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全力做好保学工作,确保复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六)强化责任追究
县教育体育局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晋职晋级挂钩,严格奖惩。各学校要将“控辍”效果与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业绩、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任务不完成、工作作风不实的学校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威远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0年4月29日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