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各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对2021年控辍保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特殊群体学生,再整装、再出发,持续发力,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6%以上。
二、多措并举,巩固控辍保学成果
(一)持续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继续落实“双线”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县长、局长、镇长、村长<村、居委会主任>、校长、师长<班主任>、家长),校长、班主任要主动作为,用心用情、从细从实抓好控辍保学各项任务落实。
(二)持续巩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校要继续巩固“发现、劝返、稳定”机制,加强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定期排查辖区内学校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常态化地做好控辍保学台账数据管理,及时标注学籍管理平台中学生辍学、休学、复学等异动信息。加强特殊群体学生台账管理,坚持动态调整,确保数据台账更新及时,做到真实准确、人账相符。学校要加强学生考勤,做好无故不来学校上课学生的家访、劝返和跟踪工作。要规范请假手续,病假须医院的相关证明,事假必须有相关印证材料,学生无故3天不到校要及时上报告籍所在地镇政府和县教育体育局,确保行政力量迅速介入,把辍学问题消化在萌芽期。对已办理休学、缓学手续的学生要在休学、缓学期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回访,了解其居家生活学习情况和身体康复情况,督促其早日返校就读。
(三)常态化开展家访教育活动。家访制度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制度,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家访活动,有效了解学生家庭实际问题,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关心子女学习生活,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及时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是厌学学生)、心理异常学生、留守儿童少年、孤儿及事实孤儿、有不良行为(行为偏差)学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协同育人。
(四)开展“在籍不在校”清理专项行动。定期开展对特殊群体学生和“在籍不在校”学生摸排和劝返工作,各学校每学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是厌学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少年、孤儿、有不良行为(行为偏差)学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分类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分类研判辍学风险等级,分类制订劝学工作方案,做到一生一策。
对在校就读的低风险辍学学生,要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加强关爱,对辍学思想倾向进行纠正,了解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减轻其压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极度厌学的学生,鼓励多参加校园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落实学困生帮扶制度,通过课后服务指导、教师“一对一”帮扶、同学“手拉手”学习等方式,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要加强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加强教育惩戒和心理疏导,切实消除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的因素。发挥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作用,通过谈心对学生积极开展心理激励及学业帮扶,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
对不在学校就读的高风险“在籍不在校”学生,要按“七长责任制”要求,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和户籍所在地学校要主动作为,建立专档,一生一策,有针对性的开展家访,学校详细记录每次家访概况,包括与家长联系的时间、地点、事由、效果等文字或音视频材料。对劝返回校就读的要建立帮扶机制,加强关爱,加强心理疏导,防止返辍,同时对学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时酌情考虑;对学生或家长不听劝阻而辍学时,学校要及时书面上报劝学情况给户籍所在地村(社区)、镇人民政府、中心学校、县教育体育局,必要时协调妇联、团委、民政、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综合运用感情、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同时,密切了解学生校外行踪情况、人员接触情况,密切与家长沟通,必要时给当地镇政府、司法、派出所等汇报,把学生可能参与的违法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五)持续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学校要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和落实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家长会、QQ群、微信群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学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在资助政策宣传中渗透感恩教育和乡村振兴政策教育。
三、保障机制,落实良好工作格局
(一)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切实落实工作职责,把控辍保学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持续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尊重和保护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决禁止各种违法违规导致的辍学现象。要树立、宣传一批“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在全社会抵制、破除“读书无论用”思想,切实把“控辍保学”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校接受义务教育。
(三)强化督导,从严考核。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考核问责机制,坚持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作为对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劝学工作不落实、不过细,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的校长进行约谈和通报,对在籍不在校生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学校要将“控辍”效果与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业绩、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
威远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4月14日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